然阴阳之十脉,表里脏腑之四诊,皆指脉之体用而言。阳脉指胃脘之真阳,《内经》所谓二十五阳者是也。
前条因虚寒,此条因余热,卫解而营未解,故用桂枝更汗也。仲景用攻下二字,不专指大便。
第寒有轻重,伤亦有轻重,不拘定于冬。 然气口成寸。
伤寒脉浮紧者,麻黄汤主之。此二症皆从呕变,因不用柴胡,令上焦不通,津液不下耳。
《内经》曰∶“邪中于膺,则入阳明。小柴胡设或然七症,即具加减七方。
按阳明为传化之府,当更实更虚,食入胃实而肠虚,食下肠实而胃虚,若但实不虚,斯阳明病根矣。巳、午为阳中之阳,故太阳主之,至未上者,阳过其度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