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反入里,则浮紧变为沉紧,表邪陷入而不散,徙怫郁于心下,故作痞。清阳发腠理,清之清者也;清阳实四肢,清之浊者也。
今脉浮,故知在外,当须解外则愈,宜桂枝汤。 本发汗而复下之,此为逆也;若先发汗,治不为逆。
此方香豉当是干姜。攻之必寒气乘虚上逆,胀满不能食也。
设未经汗下,则是表不解,而心下有水气,当用小青龙汤汗之;今已经汗下,表里俱虚,小青龙汤非所宜也。既柴胡证具,乃不以柴胡和之,而以他药下之,误矣。
仲景每于亡津液者,悉名无阳。余尝从事斯语,用节抄灵枢数条于后,以备参考云。
若脉浮者,知尚在表,则前此之下,自是误下,故令不愈。然∶是病,非谓寸口脉也,谓病自有虚实也”云云,彼注《难经》者,谓“是病”二字,非误即衍。